《宁德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普通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研究 ——以宁德师

 
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休闲体育在高等体育教育领域及大众健身方面逐渐受到重视.20 世纪90 年代,“休闲体育”开始引起我国学界关注,如李春雷[1]撰写了《坛球——一项新兴的休闲体育项目》.2007 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休闲体育专业”(现代码:040207T)为体育学类特设专业,属教育学门类体育学类,[2]自此“休闲体育”在高校体育学科中正式拥有专业位置.同年,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的“休闲体育”专业开始招生.在以体育专业院校招生为试点的基础上,各类师范院校(杭州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常州大学)等陆续开始招收“休闲体育”专业学生.2013 年,经教育部备案和审批同意具备了招收休闲体育专业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有34 所[3].2015 年,全国共有44 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休闲体育专业[4],休闲体育专业逐渐在高校领域受到重视.但相对于我国446 所高校852 个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点来看,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5].教建议〔2016〕第42 号明确指出:“鼓励地方体育学院和师范大学通过与地方职教中心联合的方式开设体育休闲专业.”[6]这一文件的出台为地方院校开设休闲体育专业指引了方向.为此,本研究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结合该校所处的地域生态环境,探讨休闲体育专业在普通本科院校的开设思路. 1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开设休闲体育专业不仅是体育学科发展和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需要[7].休闲体育专业应努力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8]7.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生了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定位,与此同时,高校也需要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因为培养目标的定位是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质量[9].培养目标的方向性、明确性、目的性、针对性、实用性、现实性、前瞻性等特质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效益.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既要体现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要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及与时俱进.目标规划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考虑未来.因此,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设置了如表1 所示的培养目标. 表1 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 2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2.1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的总体设置 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基本包含三大模块,即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多数高校相似模块所设置的课程选项有诸多相同课程,如在公共必修课程中开设有英语、计算机等课程,但是,在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中,很多高校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与国家倡导自主开发区域性课程密切关联,这一现象在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更加凸显.我国已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几十所院校,其课程设置多数沿袭了体育学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板块.为此,宁德师范学院主要依托《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地域人文、自然环境,设置休闲体育专业课程项目及学分,具体如表2 所示. 表2 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2.2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模块 2.2.1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国内外高等院校公认且必修的课程,因为它着力于塑造健全人格、培养核心能力、掌握人类核心知识以及优化知识结构的非专业教育课程,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人格健全、视野开阔、和谐发展的完整之人[10]72.它是科技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引擎,也是研究型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砝码[11].虽然,通识教育在高等院校教育中的作用非常显著,但是,仅有18.08%的教师喜欢讲授通识基础课,21.13%的教师喜欢讲通识选修课,56.34%的教师更愿意讲授专业课,主要原因则是“通识课程不受重视”[10]72.国内高等院校体育学类通识课程多数以外语类、政治类、计算机类等课程为主.为此,宁德师范学院在借鉴海内外高校休闲体育课程开设境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优势,设置了如表3 所示的休闲体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 表3 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2.2.2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规划,它把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12].专业课程体系注重考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一脉相承,基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等模块.在体育学领域,专业类基础及必修课程的设置体现了体育学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性”特征及其发展趋势[5].在高校休闲体育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不仅要立足地域,充分利用本地生态、社会资源,同时也要放眼国内与国际,使人才培养面向全球.休闲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发展方向[8]5.宁德师范学院根据社会发展对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需求,综合《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自身办学经验与基础、师资力量、自然生态资源,规划设置了如图4 所示的休闲体育专业必修课程. 表4 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必修课程设置 2.2.3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程的有益补充,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就业需求.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注重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特别是在“身心健康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追求;老年人及女性等弱势群体休闲需求将扩大;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集中化的服务转向个性化的服务;户外休闲娱乐将逐渐增多”[8]7等社会发展趋势下.为此,宁德师范学院结合社会需求,依托地域优势,设置了如表5 所示的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科选修课程与术科选修课程. 表5 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选修课程设置 2.2.4 高校休闲体育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是多方位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完成与检验课程学习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高校休闲体育实践课程应包含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科研训练等课程模块.为此,宁德师范学院依托办学宗旨,结合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方向,注重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格局,将休闲体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为社会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科研训练课程3 个板块,具体如表6 所示. 表6 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 3 结论 休闲体育活动与社会生产、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休闲运动来提高生活质量的呼声与行动与日俱增,社会对该方面人才的需求亦愈加强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要基地,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切实作好相关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以宁德师范学院为案例的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探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在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教育目标设置方面,要依托地域社会发展需求,拓展国内休闲体育专业发展态势,放眼全球休闲体育产业人才精英建设,从当前教育目标、未来教育目标以及二者相互结合的方位思考,以设定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课程教育目标. 2)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需要根据休闲体育专业发展需求,参考海内外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开设方案,特别是我国台湾地区的实践经验,不仅要在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课程设置上有所突破,而且要特别关注中文课程的设置与学习. 3)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要充分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专业建设方针,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互补性,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两个方面进行规划. 4)休闲体育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要更多地关注康乐辅导与活动管理、性教育、冒险活动规划、妇女休闲运动、幼儿体能指导、有氧运动、治疗式休闲运动、适应体育、不同族群运动规划与指导、运动伤害与急救等课程,并注意保持与时俱进. 5)休闲体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需注重体现社会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科研训练课程的相互结合,突显产学研协同发展. [1]李春雷.坛球:一项新兴的休闲体育项目[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6(2):7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3. [3]焦现伟.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4. [4]王晓云,阮云龙.基于能力本位视角的休闲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0):85. [5]黄汉升,陈作松,王家宏,等.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体育科学,2016,36(8):3-3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852 号建议的答复[EB/OL].(2016-10-10)[2018-03-21].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twys/201611/t20161116_289012.html. [7]郭修金.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1):21-24. [8]陈 琦,倪依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8,15(7):5-10. [9]彭国强,舒盛芳.美国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4,35(7):13. [10]庞海芍,余 静.通识教育课程的领导与管理:哈佛大学和MIT 的经验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72-76. [11]吴 坚.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及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97. [1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49. 休闲体育在高等体育教育领域及大众健身方面逐渐受到重视.20 世纪90 年代,“休闲体育”开始引起我国学界关注,如李春雷[1]撰写了《坛球——一项新兴的休闲体育项目》.2007 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休闲体育专业”(现代码:040207T)为体育学类特设专业,属教育学门类体育学类,[2]自此“休闲体育”在高校体育学科中正式拥有专业位置.同年,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的“休闲体育”专业开始招生.在以体育专业院校招生为试点的基础上,各类师范院校(杭州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常州大学)等陆续开始招收“休闲体育”专业学生.2013 年,经教育部备案和审批同意具备了招收休闲体育专业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有34 所[3].2015 年,全国共有44 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休闲体育专业[4],休闲体育专业逐渐在高校领域受到重视.但相对于我国446 所高校852 个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点来看,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5].教建议〔2016〕第42 号明确指出:“鼓励地方体育学院和师范大学通过与地方职教中心联合的方式开设体育休闲专业.”[6]这一文件的出台为地方院校开设休闲体育专业指引了方向.为此,本研究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结合该校所处的地域生态环境,探讨休闲体育专业在普通本科院校的开设思路.1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高等院校开设休闲体育专业不仅是体育学科发展和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需要[7].休闲体育专业应努力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8]7.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生了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向与定位,与此同时,高校也需要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因为培养目标的定位是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质量[9].培养目标的方向性、明确性、目的性、针对性、实用性、现实性、前瞻性等特质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效益.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既要体现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要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及与时俱进.目标规划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考虑未来.因此,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设置了如表1 所示的培养目标.表1 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2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2.1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的总体设置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基本包含三大模块,即公共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多数高校相似模块所设置的课程选项有诸多相同课程,如在公共必修课程中开设有英语、计算机等课程,但是,在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中,很多高校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与国家倡导自主开发区域性课程密切关联,这一现象在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更加凸显.我国已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几十所院校,其课程设置多数沿袭了体育学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板块.为此,宁德师范学院主要依托《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地域人文、自然环境,设置休闲体育专业课程项目及学分,具体如表2 所示.表2 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2.2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模块2.2.1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是国内外高等院校公认且必修的课程,因为它着力于塑造健全人格、培养核心能力、掌握人类核心知识以及优化知识结构的非专业教育课程,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人格健全、视野开阔、和谐发展的完整之人[10]72.它是科技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引擎,也是研究型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砝码[11].虽然,通识教育在高等院校教育中的作用非常显著,但是,仅有18.08%的教师喜欢讲授通识基础课,21.13%的教师喜欢讲通识选修课,56.34%的教师更愿意讲授专业课,主要原因则是“通识课程不受重视”[10]72.国内高等院校体育学类通识课程多数以外语类、政治类、计算机类等课程为主.为此,宁德师范学院在借鉴海内外高校休闲体育课程开设境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优势,设置了如表3 所示的休闲体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表3 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2.2.2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规划,它把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12].专业课程体系注重考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一脉相承,基本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等模块.在体育学领域,专业类基础及必修课程的设置体现了体育学学科的“综合性”“应用性”特征及其发展趋势[5].在高校休闲体育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不仅要立足地域,充分利用本地生态、社会资源,同时也要放眼国内与国际,使人才培养面向全球.休闲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出“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发展方向[8]5.宁德师范学院根据社会发展对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需求,综合《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自身办学经验与基础、师资力量、自然生态资源,规划设置了如图4 所示的休闲体育专业必修课程.表4 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必修课程设置2.2.3 高校休闲体育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程的有益补充,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就业需求.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需要注重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特别是在“身心健康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追求;老年人及女性等弱势群体休闲需求将扩大;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集中化的服务转向个性化的服务;户外休闲娱乐将逐渐增多”[8]7等社会发展趋势下.为此,宁德师范学院结合社会需求,依托地域优势,设置了如表5 所示的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科选修课程与术科选修课程.表5 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选修课程设置2.2.4 高校休闲体育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是多方位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完成与检验课程学习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高校休闲体育实践课程应包含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科研训练等课程模块.为此,宁德师范学院依托办学宗旨,结合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方向,注重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格局,将休闲体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为社会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科研训练课程3 个板块,具体如表6 所示.表6 宁德师范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实践课程设置3 结论休闲体育活动与社会生产、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休闲运动来提高生活质量的呼声与行动与日俱增,社会对该方面人才的需求亦愈加强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要基地,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切实作好相关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工作,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以宁德师范学院为案例的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探讨,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教育目标设置方面,要依托地域社会发展需求,拓展国内休闲体育专业发展态势,放眼全球休闲体育产业人才精英建设,从当前教育目标、未来教育目标以及二者相互结合的方位思考,以设定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课程教育目标.2)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需要根据休闲体育专业发展需求,参考海内外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开设方案,特别是我国台湾地区的实践经验,不仅要在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课程设置上有所突破,而且要特别关注中文课程的设置与学习.3)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要充分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专业建设方针,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互补性,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两个方面进行规划.4)休闲体育专业选修课程设置需要更多地关注康乐辅导与活动管理、性教育、冒险活动规划、妇女休闲运动、幼儿体能指导、有氧运动、治疗式休闲运动、适应体育、不同族群运动规划与指导、运动伤害与急救等课程,并注意保持与时俱进.5)休闲体育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需注重体现社会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科研训练课程的相互结合,突显产学研协同发展.参考文献:[1]李春雷.坛球:一项新兴的休闲体育项目[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6(2):75.[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3.[3]焦现伟.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4.[4]王晓云,阮云龙.基于能力本位视角的休闲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10):85.[5]黄汉升,陈作松,王家宏,等.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体育科学,2016,36(8):3-3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852 号建议的答复[EB/OL].(2016-10-10)[2018-03-21].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twys/201611/t20161116_289012.html.[7]郭修金.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1):21-24.[8]陈 琦,倪依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8,15(7):5-10.[9]彭国强,舒盛芳.美国大学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4,35(7):13.[10]庞海芍,余 静.通识教育课程的领导与管理:哈佛大学和MIT 的经验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72-76.[11]吴 坚.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及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97.[1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49.

文章来源:宁德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ndsfxy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0753.shtml


上一篇: 打造“金课”背景下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路径 —
下一篇: 园艺论文_不同碳氮源对花脸香蘑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宁德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